美京華人活動中心

3.6.2024 池坊流花藝展在美京藝廊悠雅展風情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好個溫暖的初春,已過週末,賓客雲集在美京華人活動中心藝廊,他們都是馬里蘭州和鄰州愛花文人雅士的蒞臨。這是一年一度巴爾的摩分支的池坊流插花展。此番參與創作者約20位左右。其中教師有六位,學員約有14位。各個都擺上他們真摯的作品,分享給大家欣賞。只要一走進藝廊,一縷淡淡的悠雅花香就迎面而來,使人神清氣爽,頓時心身都舒暢,或許這就是花藝迷人之處。

花語無聲勝有聲,人人在眾花的耳語下,重擔脫落,靈魂謙卑,人人美善,氛圍不造作,人性的光輝滿溢而流淌,十分療愈。有位當地的良醫,喜樂洋溢地流連忘返。她說就是捨不得離開藝廊,出去又轉回,出去又轉回,就是捨不得離開現場。這份珍賞美善的激情,返照了所有來賓心靈深處的瀲灩!

 

日本池坊流花藝,源自印度的獻花禮佛,隨著佛學的流傳到中原。是日本一位僧侶,把從探訪中原文化時取經所得的中華花藝帶回日本。他返回日本後也就在他所住宿的寺廟獻花禮佛。但是他把中華花藝注人日本文化的元素,因而演變成新的花藝。他住宿的寺廟就在池塘邊,故而稱他所創立的花藝為池坊流。日本的插花史,其實就是日本池坊流花藝的歷史。

日本池坊流花藝,有幾種風格:生花,立華,和自由花型等。而生花又有正風體和新風體之分;立華分別為立華正風體和立華新風體。自由花型是有如中華花藝的禪花,是每個人都能插的花,可隨個人心意所到之處插上一盆禪花。不過,池坊流花藝的自由花型,也有他們所建議的形態和風情。是一種建議,是一種引導,非特定規矩。例如:你可以在一自由花型作品中,涵蓋了點,線,面,或配上一團成形的樹葉,花朵等和諧地來舒髮表達你的美麗感受,領會和情緒。

所謂的新風體是指相對較晚期的「生花」或「立華」 原型的演變。若用華人傳統國畫來比喻,正風體猶如工筆畫,結構十分嚴謹;而新風體就像寫意國畫,但非抽象畫。雖是寫意的花,人人認得畫的是花,而不是鳥,或動物等等。當然也 不能說就是這麼簡單,其中的底蘊仍是建立在正風體的功力或基礎上。創作者一定會在個人的作品上,毫無意識的投射個人生命性情和歷練的特質。正如我們個個都有各自的氣質與風格一般。

 

池坊流花藝,無論是生花或立花,重點都在提醒我們生命之美,重在予人生命的鮮話和生命表現的風情。同時也承認生命力量的生長與興衰之美。一枝枯枝或一片枯葉,一段被風雪壓曲的樹枝等等,都說明我們個人生命成長的刻痕,生命成熟之圓滿;「永恆」持續不斷流通的過去,現在與將來;以及宣示生物彼此和諧生活在地上,人居中管理維繫萬物平衡的真理。或許池坊流花語就是對生命的禮讚!

我十分感謝美京藝廊舉辦這麼華美的享宴給當地愛花者,愛美者!這份甜美的饗宴,願其在大家心中繞梁不褪,鼓舞我們愉悅前進!

註:這項花藝展於2024年3月2日(週六)中午起舉行,隔天週日,除了展覽,還有現場插花示範與解說。

(撰文 – CCACC歡樂日間保健中心入會及品管組專員胡景雲)


IMG_8117.JPG從左至右分別是Rosakie Ingenito女士, Reiko Royston女士, Lanna Mai女士, Valeria Shishkin女士, Kyoko Peterson女士, Elizabeth Berry女士。


IMG_8074.JPG花藝創作各具特色。


IMG_8073.JPG花藝作品展裡的千嬌百媚。


IMG_8124111.JPGCCACC副董事長朱躍躍女士的花藝作品。


IMG_8129.JPGCCACC歡樂日間保健中心入會及品管組專員胡景雲女士的花藝作品。


anna_0.JPG本次花藝展由CCACC歡樂日間保健中心入會及品管組專員胡景雲女士(講台左邊)擔任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