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馬利郡非營利教育組織「家長鼓勵計劃PEP (Parent Encouragement Program) 」協同美京華人活動中心 CCACC 與蒙郡華裔家長會 CAPA-MC 於上週日(2月26日)晚7點,進行了關於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的線上視頻講座。許多華人家長慕名參加,近90位人士上線聆聽並提問,而專家的分享與評析引發共鳴,使與會人士受益良多。
當晚,蒙郡教育委員會委員 Julie Yang 女士首先發表講話。她表示,作為華人家長,與處於青春期並在美國成長的孩子溝通時,具有語言和文化差異的兩大問題。即使是在華人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也會與家長產生溝通上的種種歧義。這些問題相信大多數家長都遇到過,所以本次視頻講座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家長們的因惑,分享一些有效的語言技巧,讓家長與孩子相處得更加和諧、愉快。
Julie Yang 女士向大家介紹了兩個與PEP 合作舉辦線上講座的社區組織 —— CCACC 以及CAPA-MC。CCACC 會長孫文影 (Rita Lewi) 女士先向大家問好,之後簡短地說明美京博雅苑 CCACC Academy 的幼兒教育以及一至五年級課後輔導項目、夏令營活動以及其他課程; 她還介紹美京博翊館, 目前有游泳及網球兩個運動項目。孫會長表示,CCACC 秉承著以仁愛關懷,以誠信服務,在和樂中茁壯成長的理念,服務社區。
CAPA-MC 的李淑紅博士則介紹了 CAPA-MC 專門針對華裔子女設立的各種俱樂部,這些俱樂部不僅豐富孩子們的課後生活,更寓教於樂。李博士表示,歡迎大家支持並參與蒙郡華裔家長會,通過與當地學校、家長教師會、教育委員會和其他家長團體的共同努力,為我們的孩子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接著,PEP 會長 (Executive Director) Kathy Hedge 女士介紹主講人Pascale Brady。身為教育學家的Pascale 具有將近 20 年教育經驗,她在加入PEP 期間同時學習了 Alfred Adler 心理學,並以這些作為PEP 育兒課程基礎。Pascale 教授是PEP 的金牌講師,無數家長感激她的指導和協助。
講座中,Pascale 教授分別運用三個視頻案例向大家舉例說明,也就是 : 同一位家長運用三種不同的語氣跟孩子溝通,會讓孩子產生怎樣的反應呢?
案例是: 每天清早送孩子上學的過程中,家長們應該都有過面對孩子磨磨蹭蹭時急躁但又無奈的心情。然而無論怎樣催促,孩子們依然我行我素。
遇見這種情況,有些家長們選擇用懇求的語氣和孩子說話,並且會大包大攬地將孩子上學前所有事情準備好。但是,這樣的行為不僅不能解決孩子拖沓的問題,長期下來,還會增長他們的依頰心理,讓孩子慢慢失去了自主管理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Pascale 教授給出的方法是,第一,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不能由著他們的個性為所欲為,孩子必須對家長產生敬畏之心,這樣孩子才會将家長提的要求牢記在心,並有效執行。第二,為了提升孩子的白主能力,家長在溝通時盡量給孩子提供有限的選擇,說明需要承擔的後果,同時由孩子自己決定。第三,在遇到孩子不聽話時,家長盡量避免發火。因為家長的高聲吼叫更容易激怒孩子,會助長他們的逆反情緒,屬於無效溝通。有效的方法是平和地將問題告訴孩子,思考最好的解決辦法,家長和孩子一同執行。
講座最後,Julie Yang 女士感謝 Pascale 教授的分享,期待將來能再次與 PEP 合作,更好地為華人服務。
(撰文:CCACC張馨允)

第一排從左至右:PEP會長Kathy Hedge,蒙郡教育委員會委員 Julie Yang, PEP 教育學家講師Pascale Brady:第一排最右:美京華人活動中心會長CCACC孫文影女士。第二排最左: 蒙郡華裔家長會 CAPA-MC 的李淑紅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