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京華人活動中心大華府華裔籃球公開賽,在疫情期間暫時停辦,今年重新啟動,參加的十隊經過八星期的鏖戰,12月10日在蓋城高中圓滿閉幕。年輕的CBC隊以六戰全勝的戰績,再度獲得冠軍。Dynasty及GWCBA Vipers分列二、三名,Ball So Hard第四。前四名的每個球員都獲得獎牌一枚,優勝的前三名獲得獎盃一座,冠亞軍更獲得比賽球一顆,做為獎勵與紀念,中心會長李志翔先生及副會長張麗芳女士皆蒞臨觀賞冠亞軍賽及頒獎。
華人活動中心剛剛度過40週年慶,40年來,中心的各式體育活動,在中心共同創辦人李潮先生長期的投入下,幾無間斷地舉行。協辨中文學校聯合運動會,學校之間的各式球類比賽(籃球、排球、躲避球、足球及網球等)達三十餘年。中心也有自己的體育活動,包括籃球,排球,乒乓球等訓練班及比賽。最負盛名及有成就的,當推由1984年奧運金牌選手及有“天安門城牆”美譽的周曉蘭教練,從1995年以來開設的排球訓練班及夏令營,多年來造就了許多中學校隊𥚃的排球精英,幫助他們在運動項目上展露所長,且拓寬選手們在學校及社會上的發展。
中心舉辦的華裔籃球賽也是歷史悠久,早期社區裡球員人數與球隊不多,是以個人報名,再混合組隊比賽,各隊實力平均、競爭及友誼並重。隨著參加的球員及球隊的增加,慢慢可以自己組隊來參與。伴隨球員年齡的增長,也就有了不限年齡的公開賽,以及以年齡來分組的比賽。其間曾有十餘年的時間,由熱心社區服務的王亞亞女士所資助,冠名王亞亞籃球盃,最近幾年中心再度恢復獨立舉辦。
今年的華裔籃球賽依然維持不限齡的公開賽,總共有十支隊伍參加,有本地土生土長的年輕選手,也有好些美國大學裡,來自中國以及台灣留學生組成的隊伍。比賽先分成兩組、各五隊,每組打一輪單循環賽,決定兩組的優勝排名順序,然後兩組再交叉比賽,定出優勝的晉階比賽隊伍。每一場比賽都僱用專業的職業裁判,使得激烈的競爭在和氣的氣氛中順利進行。球賽的“工作隊”,近年來皆由中心社區服務部門的義工團隊,帶領青少年義工擔任,免除了過去各隊輪流提供“工作隊”的負擔及記分不統 一的困擾。青少年義工們,是來自蒙郡的公立學校中喜愛籃球運動的高中學生,雖然年輕,但做事認真負責, 從器材場地的準備, 到記分計時,與裁判密切互動都一絲不苟,確保每一場比賽的公平性與計分正確性,頗獲大家一致讚賞。
今年的比賽過程屢屢高潮起伏,勝負懸疑。比如在循環賽時,A組冠軍的Vipers隊在循環賽中以67比51贏了後來排名第三的Dynasty,但是在決賽時,原本B组排名第二的Hoyas,被看好有機會爭奪冠亞軍,可惜因多位隊員因事缺席而棄權,讓Dynasty不戰而勝,得以有機會與Vipers重逢,爭取決賽資格,卻沒料到Dynasty表演特別神勇,以80比59戰勝Vipers而晉級,與一直保持不敗的CBC爭奪冠軍。奈何CBC技高一籌,最後仍然以全勝戰績奪得冠軍。今年的公開賽,除了一開始時場地有些問題,以及後來兩三個隊伍因球員不足而棄權外,還是相當順利的,大家也都熱情很高。期待明年會有更多隊伍共襄盛舉,一同切磋球技,將健康的運動比賽帶入社區裡,讓社區更健康。
圖/文:李潮

美京華人活動中心大華府華裔籃球公開賽決賽, 中心李志翔會長,籃球賽負責人李潮與冠軍CBC(中灰), 亞軍Dynasty(左白), 季軍GWCBA Vipers(中右藍), 殿軍Ball So Hard(右白)合影

Dynasty 隊完美無敗紀錄拔得冠軍

擋不住地空中飛人投籃的沖動


青少年義工們分工合作 合作無間 專注認真

CDC 與Dynasty 冠亞軍之戰

不畏人牆 夾縫中奮力投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