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因緣 - 8月初收到一個CCACC網站轉來的英文郵件,說是從台灣某非營利機構“Old Five Old (OFO)老五老基金會”傳來的,希望能邀我們參加他們的跨國論壇節目,談談有關樂齡老人在疫情中的生活及學習心態。我心想不是詐騙郵件吧,美國台灣隔著那麼遠,沒多加理會!過了一個月,郵件又來了,言明沒收到我們的回覆,再次詢問。這次我不能裝傻了,只好寫了個簡介寄回去。由於時差,又加了Line 溝通,但還是覺得不踏實,怕空忙一場。終於在10/10進行了第一次線上會議,看到了“真人”,才知道我已經給自己攬了個大活 -“老五老基金會”的座談會“2022菁耆論壇-後疫情時代的熟齡參與”定於12/27在台北舉行,有很多要準備的。由於我身在美國,只能用錄影參與,但剛好我已安排回台探親三週,而預錄的時段恰逢我身處台北,於是就安排於11/29在OFO 北投辦事處錄影。
老五老基金會是什麼? -“老五老基金會 - OFO”是1997年成立的,在台灣尚未提供長者照顧時,就從社區、獨居長輩開始進行服務。至今已進入第25年,在台服務橫跨7縣市、設立12個服務中心、有超過500位工作夥伴,將初起的辛苦與凝聚力,漸漸轉化成專業性的組織力與結構。致力於讓所有人「越老活越好」,倡議「活躍老化」、「世代共融」的觀念與行動。
北投錄影 - 11/29當天懷著稍許忐忑的心來到OFO 台北北投辦事處, 發現儘管這是一個專門服務耆老的團體,但參與的從接待到負責錄影的導演竟都是年輕人。他們非常專業的和我討論錄影的細節。年輕幹練漂亮的北區區長王淑芬女士和我一起互動,從CCACC 1982年創立談起,到今年40週年的茁壯成長,我也提及今日CCACC的七大服務部門,當然最後的著重點是2021才成立的社區服務中心。
社區服務中心 - 它的服務範圍包含甚廣,時間有限,只介紹了以下幾項與長者直接有關的服務,並分享了中心網頁資訊及參與的學員心聲:
後序 – 兩個鐘頭很快過去,我們在嚴肅但歡樂的氣氛下完成了錄影。当天OFO 還頒了一个「感謝狀」給社區服務中心,我代表接受,也回贈CCACC 40 週年刋。真沒想到隔著個太平洋,我們卻有著一樣的心志,對年長者與身心靈有需要幫助的人有共同的關懷。這是一個多難能可貴的經驗,願我們彼此互勉,從知老、敬老到愛老,共同創造「越老活越好」(Yes Old!)的環境,讓所有人有機會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老五老基金會」北區區長王淑芬女士頒“感謝狀”給CCACC 社區服務中心,由社區服務中心主任李皎皎代領

「老五老基金會」贈CCACC感謝狀

美京華人活動中心以中心40週年刊回贈「老五老基金會」

「老五老基金會」有著各式各樣的周邊小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