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群精英份子組成的健緣集近日造訪美京華人活動中心CCACC,在嚴格遵守安全措施下,健緣集的成員親身體會CCACC在疫情期間竭盡心力以造福社區,服務的項目既多元又創新。參訪後,他們不僅對中心讚譽有加,更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
健緣集是因健走而結緣的團體,由在台灣的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師範大學等名校的校友組成,約有十多年歷史。在CCACC董事長鄧中柱的聯繫協調與全程陪同下,健緣集成為疫情以來第一個實體到訪CCACC的僑界聯誼組織。
12月17日星期五上午,健緣集一行12人先到位於Key West Avenue的博雅苑參訪,CCACC會長李志翔先生親自接待,博雅苑主任兼校長萬瑾女士、教務長周梅月女士也在場熱烈歡迎。
博雅苑於今年5月22日在戸外舉行盛大的開幕儀式,當時冠蓋雲集,深受各界矚目。美京博雅苑的建立,在於提升並強化CCACC在教育領域的綜合能力,並繼續為社區文化交流和傳承貢獻心力。這半年來,儘管仍然受到疫情的衝擊,博雅苑經由萬瑾的規劃、運作及其團隊的全力以赴,成效良好,前景可期。當看到博雅苑的各項設備、學習環境及內容豐富的課程安排,健緣集人士一面頻頻詢問有關幼兒早教、課後班、夏令營等問題,一面讚賞的說, 真是不虛此行!
接著,健緣集前往位於Gaither Road 的CCACC總部,繼續參訪行程。此時,另外兩位健緣集成員加入,共14人,一同詳細的了解CCACC的成長、發展、營運、現況及未來。巧的是,當天剛好有注射疫苗的服務,他們親眼目賭中心疫苗站的設置井然有序,設想周到。
依照參訪動線,貴賓們參觀了1樓的各項設施,看到歡樂保健中心老人家們活動的情形。當搭乘電梯上到2樓的美京藝廊時,大家眼睛為之一亮,驚艷不已,因為「黃閃夜 生命印記」展覽中,彩繪剪紙裝置和繪畫令人讚嘆不已!
CCACC醫療保健中心主任陸惠興女士特別從1樓的疫苗站,回到泛亞義務門診,向來訪的貴賓解說,而訪客對的義務醫師以及義工們的無私奉獻,感佩有加!大家還參觀了居家護理及藝廊的辦公室,在藝廊共進午餐並交流。
李志翔會長簡報時,介紹了中心的沿革及發展,並播放短片,呈現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以來,中心毫不鬆懈的推進各項服務,例如為歡樂中心的耆老送餐、送診、慰問;設立新冠病毒中文信息專線,為社區提供確實資訊;設立新冠紓困信息諮詢專線,為有需要的居民和小企業提供政府各類紓困項目的申請信息;主辦或協辦多場講座,從不同角度提供紓困、抗疫、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協助紅十字會舉辦捐血活動;為常青社會員提供營養午餐以及線上活動;調整免費報稅服務方式和各個教學項目;深入社區推廣2020人口普查並積極響應反仇恨亞裔犯罪。
在全球抗“疫”過程中,一直居於重要角色的中心不僅捐贈2萬多個醫用口罩,依然開放美京健康醫療中心的泛亞義務門診,還成為首家獲蒙郡相關機構授權的亞裔社區組織,設立新冠疫苗接種站,並自2021年2月至今,舉辦多場疫苗接種服務,幫助兩千多居民獲得免疫。
李會長強調CCACC以義工起家,現在仍然需要大量的義工。中心的創辦人之一、現任資深顧問的李潮先生和李會長一樣,都是終身義工,他在席間向大家說明了今年農曆新年可能舉辦的慶祝活動。副會長張麗芳女士、社區服務中心主任李皎皎女士也適時地向大家說明社區服務項目、社團活動及會員制度。
短短三個小時的交流之後,健緣集的成員和CCACC結了緣,他們表示,拜訪中心,大開眼界,對CCACC 有了較多的認識,僑界有這樣的組識,值得關注和支持。由於對CCACC服務社區的善行義舉認同又感動,有人當場加入中心的會員,有人當場捐款。
值得一提的是,居中組織並安排此行的黃秉驥先生,是CCACC 成立十週年 1992 年的會長,CCACC設立董事會之後, 他又成為董事。身為書畫家的他,不但很快的貼上參訪的照片,親手製作虎年卡片,送到中心,同時送來他贊助中心的心意。
健緣集此行到訪的成員還包括金巧屏、徐逸才、 林麗芳、 趙延芳 、王可為 、吳正昌 、吳曉君 、Steve Smith、賈鴻蓮及藍元鼎夫婦、 茅裕華及林素貞夫婦。
( CCACC新聞小組供稿)

健緣集成員在博雅苑合影

健緣集成員在CCACC總部合影

黃秉驥的虎年題字賀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