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月是美國法定的亞太裔傳統月,其主要精神是要在美國歷史和社會中建立並認同亞太裔美國人的身份與貢獻,為亞太地區各族裔間展示各自的文化傳統、開展文化交流提供了機會。
五月的亞太裔社區總是充滿豐富多彩的文化慶祝活動,即使在疫情期間,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並沒有減少。亞太裔社區組織紛紛順應疫情形勢,採取新穎的線上方式,讓民眾領略亞太裔這一多元族群多姿多彩的文化底蘊。
美京華人活動中心(CCACC)美京藝廊近日舉辦線上藝術展覽,為亞太裔傳統月慶祝活動增添氛圍。該線上藝術展覽聚焦來自八位享譽盛名的亞太裔藝術家的作品。他們是日裔的Akemi Maegawa、Yoshiko Ratliff,韓裔的In-soon Shin、Myoung-Won Kwon以及華裔的黃闪夜(Shanye Huang)、郭家賢Paul K. Y. Kwok、帅权轩 (Quanxuan Shuai)、和孫宇明 (Yuming Sun)。
以下藝術家簡介按姓氏拼音順序排列:
黃闪夜Shanye Huang的作品善於激發喜悅、希望、有意義的聯繫和溝通。受中國陰陽哲學、書法和木版畫以及其民間藝術元素(如刺繡和紡織品)的啟發,他在藝術作品中使用線條和色彩、符號和隱喻、形式和圖案,並結合了諸如雕刻、剪紙、滴色,或借用包括一些非常規材料的混合材質等創作方式,以探索在這個歷史性挑戰的世界中,人類生存的複雜本質和富有韌性的人類精神。
郭家賢Paul K. Y. Kwok擅長採用鮮明豐富的色彩,在水平線上運用寬濶的筆觸,使大自
然的宏偉得以在西方視覺中,展現出隱藏其間的田園詩般的中國元素。他的作品成功地融合了中國和西方的美學。正如他所說的“希望我的作品讓人們懂得從不同角度,來欣賞自然景物的美好。”
Myoung-Won Kwon是韓裔書法家,一位堅持將自己內心情感通過筆刷來表達的藝術家。他形容他所創造的作品仿佛一面新的鏡子,讓他從不同角度看到自己。他希望當人們欣賞他的作品時,不僅能目睹所寫之詞,同時也能傾聽所寫之詞帶來的共鳴之聲,這才是他創作的初衷。
Akemi Maegawa 出生成長於日本,是一位來自大華府地區的藝術家。她擅長將陶瓷作品
與其他材質相融合,藉由她本身深植於日本文化歷史的根源,闡釋對西方文明的獨特見解。她的作品看似簡單,卻是極具諷刺意味。她通過探索平凡的事物來尋找生命中美好或戲劇性的意義。
Yoshiko Ratliff 在日本出生長大,現居住在維州Falls Church 是一名屢獲殊榮的陶藝家和畫家。她在Torpedo Factory藝術中心工作室創作畫作,在自家創作優美的陶瓷。她曾在全美多地舉辦展覽。她的作品在美國、日本和巴西的私人和公司藏品中都有收藏。她獲得了多項殊榮,在多家出版物和電台採訪中都有報導。
In-soon Shin 是一名來自韓國首爾的藝術家,現居住在大華府地區。她的浮雕藝術是其
系列作品之一:採用疊壓韓紙紙漿(han-ji pulp)的方式展示古代朝鮮墓葬印象。墓葬浮雕象征著吉祥永恆的生命力量。作品通過分割圖像來展示個人努力的局限性,而漢治紙漿的採用則表達了生命的無常。基於東亞藝術的熏陶,In-soon Shin使用自身的“氣”一種對個人內在能量和哲理,與大千世界循環相聯繫的生活狀態之表達,來探索其個人藝術的內在視覺和熱情。她的作品嘗試將古老圖案傳承轉變為當代視覺藝術。
帅权轩Quanxuan Shuai出生於中國四川,他於2018年來到維吉尼亞州,2019年在弗吉尼亞州的Dwell Fine Art&Craft舉辦了個展。2020年又在維州Alexandria市的Athenaeum藝術博物館獲得了個展資格,該展覽會將在疫情之後安排與民眾見面。他對自己作品的評價是:“我希望自己的畫作充滿陽光和活力。當人們在艱難中前行時,希望我的作品能安慰和慰藉他們。因此,我的畫作表達的是安靜與祥和,沒有任何恐懼和焦慮感。”
孙宇明 Yuming Sun的作品使用多層和疊加的手法和密集的構圖佈局,並引入色彩和其他新方法來創作書法,以引起觀眾的共鳴。正如他自己所言:“紮根傳統數十年後,我的新創作方式是將現代氣息融入古代書法藝術中。無論藝術前輩們走過的道路是否正確,我會繼續探索我的創作方式。”
美京藝廊有幸藉助以上八位藝術家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各自獨到的創作,呈現了美國亞太裔社區多元文化的承傳和積極創新的精神風貌。
歡迎登錄以下鏈接欣賞:http://www.ccaccartgallery.org
或掃二維碼方便登錄:

(美京華人活動中心美京藝廊、新聞小組聯合供稿)
